网站导航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浙江院士”徐光宪: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被誉“中国稀土之父”
时间:2023-05-27 17:10 点击次数:61

  他就是中科院院士徐光宪,同时也是物理化学家、无机化学家、教育家,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被誉为中国稀土之父、稀土界的袁隆平。

  中美贸易战的爆发,让稀土的重要性展现在国人面前,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度。要知道,稀土是重要的工业生产原料,有工业“黄金”之称,尤其是在军事方面,大幅度提高用于制造坦克、飞机、导弹的钢材、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的战术性能。

  所以,谁掌握了稀土,必然带来军事科技的跃升,从而“全天候掌握了战场”。而徐老在稀土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让中国从稀土资源大国向高纯稀土生产大国的飞跃。

  徐光宪幼年所处的时代,祖国风雨飘摇,动荡不安。加上家道中落,他辗转杭州、宁波、上海等地,在纷飞战火中秉烛夜读,在简陋的实验室里研究。

  1948年,徐光宪自费公派赴美国留学,进入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读研究生,后来经由唐敖庆推荐,转而进入哥伦比亚大学。

  1951年,身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徐光宪不但取得了硕士、博士学位,还当选为美国荣誉化学会会员和荣誉科学会会员,可谓前程锦绣。而且那时候,徐光宪的妻子高小霞还在攻读博士学位。

  然而朝鲜战争爆发,中美关系异常紧张,美国国会将禁止在美国学有所成的中国人,回国效力。于是,高小霞毅然中断攻读学位,跟着丈夫一块借着华侨回国省亲的名义,于同年4月回到中国。

  因为徐光宪赴美学习,本就抱着“科学救国”的目的,而且在他看来,“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

  1961年,由于研究和教学工作成绩卓著,徐光宪晋升为教授。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徐光宪为了适应国家需要,四次变更科研方向,从量子化学到配位化学,再从核燃料化学到稀土化学。

  而且在徐光宪早出晚归,为祖国科研事业作贡献的强大精神驱动下,发现了稀土溶剂萃取体系具有恒定混合萃取比基本规律,在20世纪70年代建立了具有普适性的串级萃取理论。为此,徐光宪获得了2008年国家最高科技奖,他也成为中国化学、化工界首位获此殊荣的科学家。

  1980年12月,当选为中科院院士;1991年,被选为亚洲化学联合会主席。

  中科院院士严纯华,对自己的老师徐光宪这般评价,“科学家中有两种人,一种是工匠,还有一种是大师。前者的目光局限在具体的研究中,而后者则研究科学的哲学层面。徐先生则已经达到了后者的境界。”

  徐光宪非常重视教学工作,“学生不能超过先生,中国就不能进步了”,于是他不仅扎身于教学前线,还根据教学需要编教材。

  几十年来,徐光宪为国家培养了近百名博士生和硕士生,他的学生中,很多已成为我国教育、科技界的骨干力量。比如黎乐民、黄春辉、严纯华、高松分别凭借各自在量子化学、稀土配位化学及光电功能材料、稀土分离和功能材料化学、磁分子固体材料领域的成就荣选为中科院院士。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请跟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8 门徒娱乐注册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