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揭秘「看见不完美」——公益项目产品化研讨会萃取
时间:2023-07-17 19:44 点击次数:169

  今年是佰特公益探索产品化的第2年,有了成型的产品矩阵、产品运营模式,看起来还挺齐全的,但是我们还会不断有很多灵魂拷问,甚至在争论:产品化就是做产品吗?产品化是为了标准化和规模化吗?公益项目产品化到底是什么?行业现状如何?我们的探索在行业内处于什么水平?

  今年的全国阿福童嘉年华就是一次很好的契机,有了这样的初心,我们就开始做市场调研,结果发现每家机构对产品化的定义、做法都不同。

  每家机构会根据自家机构的基因选择产品化的方向,有的机构侧重产品研发、有的侧重模式复制、规模化,还有的用产品思维来做筹款,这些都是产品化在公益机构中的探索,但是目前似乎并没有一家机构将一个项目链条中的各个环节都做到产品化,甚至大家都很难看到产品化的全貌。

  即便佰特公益已经形成根据产品部制定的市场策略来协同研发部、运营部、项目部、渠道部等整个业务发展的工作流程,并且已有相对成熟的运转机制、产品,我们依旧不敢说,我们可以定义什么是产品化,产品化的标准路径应该是什么。

  如果仅仅邀请有产品化经验的机构来分享,对于没有产品化基础的机构来说,可迁移性和实用性并不强,因为每家机构的组织架构、人才能力模型、战略目标、业务模式都是不同的,很难有可直接复制的产品化模型。另一方面,成功的经验看起来固然美好,也会让人充满希望和向往,但每一个成功的背后必定意味着踩过了无数个坑,也并不是每家机构都能顺利地避坑,最终走向成功。

  所以,“看见不完美”的主题应运而生,佰特公益希望这次研讨会的基调是平等的、开放的、真实的。无论是大机构还是小机构,无论是有没有产品化经验的机构,都能以这样的状态参加到这次研讨会中,能放下身段平等对话,能开放地分享自家机构的经验、踩过的坑,能真实地呈现困难并获得相互的支持,这是在创设公益机构共赢的局面,营造良性的公益生态圈。

  “看见不完美”产品化研讨会核心三阶段:项目及痛点、产品化及关键词、项目与产品化融合。几乎所有想做产品化的机构都是自带项目痛点的,希望通过产品化的手段解决这些问题,实现机构的发展。所以「看见问题,看见不完美」是产品化进入各家机构已有系统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环,依托的是机构的自我洞察能力,而在一场开放的研讨会上,还需要有一个平等、开放的心态,也就是「我愿意暴露机构的问题和痛点」,看见伤口才能对症下药。而佰特公益作为主办方也努力营造这种氛围。

  研讨会用戏剧的方式,现场还原了佰特公益刚开始探索产品化,从研发、筹款、项目落地、项目评估等阶段遇到的问题,真实呈现了团队当时因为项目模式不清晰、产品缺乏科学的市场定位而导致的的纠结。

  暴露问题仅是一个表层的呈现,揭开伤疤才能做到对问题深度的洞察,才能找到「真问题」。参会机构也一同针对这一案例进行深挖、剖析,发现种种潜藏的问题。

  各家机构梳理、分享他们的项目流程及遇到的痛点,通过同行交流寻找到问题背后的问题,对问题重新定义。

  非常有幸的是这次请到了几位在产品化上做了深度探索的机构代表,他们从各个角度分享了对产品化的认知及经验、方法,给了现场伙伴很多启发。

  在讨论中,参会机构开始从这些经验分享中感受到产品化的底层逻辑——产品化并不只是为了做产品,也不只是为了规模化和标准化,而是用无处不在的产品思维做事情。而根据这个底层逻辑,所有参会机构合力共创了一张适合各家机构的产品化大地图。

  这张大地图并没有呈现产品化的“标准流程”、“标准路径”,而是在每家公益机构最常规的4个项目流程(研发、筹款、项目走访、项目尾声)中放入共创出来的可行的产品思维,共创结果如下:

  1. 在研发阶段需进行调研、确认需求、测试与迭代,目前做的较为成熟的有一公斤盒子、佰特公益等,可参考与借鉴这两家机构的产品研发经验。

  2. 在筹款上能突破原有的项目思路,了解客户(资方)与用户(受益群体)两者的需求,并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是用产品思维筹款的要点。

  3. 而在项目走访阶段,原先的项目思维更多的关注点在于项目资料的搜集,而产品化思维,会更关注服务对象的需求,项目执行过程中的用户体验,考虑服务的优化迭代等

  4. 在项目尾声,更多考虑项目的生命周期、服务内容的优化迭代、项目(产品)内容之间的有效链接。

  可以看到,产品化大地图似乎并不是一个“包治百病”的通用路径,而是在一个通用的底层逻辑上产出的多条路径,每家机构都可以在这个大地图中找到自己的产品化切入点,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在这张产品化大地图上,呈现的不仅仅是公益项目业务的思维变革,还有机构的管理变革,部门协作的变革。用佰特公益唐薇老师的话说:公益项目产品化是一个探索的过程,从入门的基本概念开始,然后逐步找到适合的方法与工具,最后由术的层面上升至道的层面,实现无处不在的产品思维。机构不一定都要设立运营部、产品部,针对现有的项目运作流程,同样可以尝试将这些产品思维融入其中,最终我们去做每一件事情都会自然带有产品意识,那样离理想的产品化就更近一点了。我们也不知道最终产品化会做成什么样子,但是很愿意跟大家一起去尝试,一起去探索!也期待理想的产品化最终形态的出现,并能够遍地开花,惠及更多的机构更多的群体!

  最后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当天的快闪问答吧,看看你们对活动是否有相同的感受呢!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请跟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8 门徒娱乐注册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