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2022年稀土行业专题分析 稀土管理条例出台冶炼分离产业经营模式得到明确
时间:2023-07-22 12:49 点击次数:141

  稀土种类繁多,下游应用广泛,是新能源,军工等重点行业的关键原料。但稀土开采行业, 尤其是中重稀土,易开采且收益高,滋生了一批盗采偷挖的“黑稀土”产业,导致在很长一段 时间内,稀土行业无序竞争,给稀土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严重影响了稀土行业的健康发展。

  稀土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镧系元素以及与镧系元素密切相关的元素总称。按照稀土元素 原子电子层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它们在矿物中共生情况和不同的离子半径可产生不同性 质的特征,将十七种稀土元素分为两组: 轻稀土包括:镧(La)、铈(Ce)、镨(Pr)、钕(Nd)、钷(Pm)、钐(Sm)、铕(Eu); 重稀土包括:钆(Gd)、铽(Tb)、镝(Dy)、钬(Ho)、铒(Er)、铥(Tm)、镱(Yb)、镥(Lu)、钇 (Y)、钪(Sc)。

  稀土元素已广泛应用于电子、石油化工、冶金、机械、能源、轻工、环境保护、农业等领域。 其中重稀土产量小,全球产地集中在我国南部和东南亚地区,用途广泛,单位用量较低,但价值较 高。镨、钕、镝、铽作为钕铁硼的主要原料,紧密绑定下游稀土磁材和新能源需求,是当前受关注 度最高,也是最具价值的 4 种元素,其需求对稀土冶炼分离产业的产值贡献约占 85%。是市场对稀 土产业链投资价值最主要的关注点。

  从世界范围来看,稀土主要是以矿物的形式存在,目前约有 250 种稀土矿,但开采冶炼价 值有限,能够用于工业稀土的矿产种类较少,仅有十余种左右。主要分为以独居石、氟碳铈矿 为代表的岩矿型稀土矿,以及以我国南方地区特有的风化淋积型矿为代表的离子型稀土矿。轻 稀土主要开采自岩矿型稀土矿,重稀土则开采自离子型稀土矿。

  稀土元素物理与化学性质接近,矿物性质复杂,多以混合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分离提取难 度大。开采冶炼流程主要包括选矿、精矿分解、稀土元素分离和金属冶炼。岩矿型和离子型矿 在选矿环节制成稀土精矿的方法有所不同。 (1)选矿:是指将稀土原矿石(一般原矿石的稀土氧化物含量只有百分之几)采用不同的 选别方法,借助不同的选矿设备,分离除去脉石矿物,将矿石中的稀土矿物及其他有用矿物富 集起来的过程。岩矿型:该类矿产的稀土元素以矿物相存在,一般采用浮选法,辅以重选、磁选,组成磁 选-重选,浮选磁选-重选多重组合工艺流程。

  离子型:该类矿产中的稀土元素易于分离,但存在破坏生态环境、影响水循环的风险。风 化淋积型稀土矿系含稀土花岗岩或火山岩经多年风化而形成,矿体覆盖浅,矿石较松散,颗粒 很细。在矿石中的稀土元素 80%~90%呈离子状态吸附在高岭土、埃洛石和水云母等粘土矿物上; 吸附在粘土矿物上的稀土阳离子不溶于水或乙醇,但在强电解质(如 NaCl、(NH4)2SO4、NH4Cl、 NH4Ac 等)溶液中能发生离子交换并进入溶液和具有可逆反应。离子型稀土矿经过处理后稀土 精矿品位较高,REO 能够达到 80-90%。酸沉、浸出等流程会产生大量富含低浓度稀土离子等污 染物的废水,带来环境污染问题。

  (2)精矿分解:稀土精矿中的稀土,一般呈现出难溶于水的碳酸盐、氟化物、磷酸盐、氧 化物或硅酸盐等形态。通过各种化学变化将稀土转化为能够溶于水或无机酸的化合物,经过溶 解、分离、净化、浓缩或灼烧,从而得到混合稀土化合物(碳酸稀土、氯化稀土)。目前工业上 应用比较广泛的为浓硫酸焙烧工艺和烧碱法工艺,两者均存在环境污染和生产成本方面的问题。

  (3)稀土元素分离:稀土精矿分解后,得到混合稀土,需要将其分离使用。但稀土元素之 间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十分相似,分离难度大。目前分离稀土的方法主要是溶剂萃取法和离子交换法。其中溶剂萃取法处理量大、分离效果好,萃取剂可循环使用,我国在萃取理论和萃取生产工艺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离子交换法由于不能连续处理,已不是主流的分离方法,仅在制取超高纯度单一稀土产品及一些重稀土元素的分离中使用。(4)金属冶炼:稀土金属一般分为混合稀土金属和单一稀土金属,制备主要采用熔盐电解法和真空还原法。

  总体来看,稀土冶炼全流程技术向着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减少稀土 资源浪费的方向不断发展,我国在技术和理论方向均具备长期优势。50 多年来,我国在以包头 稀土研究院和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为代表的科研院所带领下不断突破稀土开采冶炼与分离的 技术瓶颈,特别是在稀土分离提纯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徐光宪院士提出了串级萃取理 论,极大减少了萃取工艺实验的盲目性,使我国稀土冶炼分离成本大幅降低,在世界稀土市场 占据绝对优势。目前,我国持有的稀土冶炼相关专利超过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包头、赣州、 冕宁等地形成了稀土开采冶炼集群。在稀土冶炼的全流程管控上,已严格限制池浸选矿,分解 工艺向更环保的低温(250℃)浓硫酸烘焙技术发展,对稀土金属单位能耗做出限额限制。

  从我国稀土开采冶炼技术的发展可以看出,在过去,我国重点将稀土技术研发的重心放在 低成本工业化生产上,并获得了良好的成效。自 20 世纪末,我国以量价取胜,抢占了世界稀土 冶炼的垄断地位。但在发展过程中,由于我国稀土矿分布多,易于开采,低端分离冶炼技术门 槛低,滋生了一批污染环境、伤害稀土市场价格的“黑稀土”厂商。

  海外竞争对手来看,仅澳洲 Lynas 公司具备稀土冶炼分离产能,但前期在马来西亚所建冶 炼分离产线生产时常受到当地环境部门的阻挠,产能不稳定。2021 年计划在美国建立一个年产 5000 吨/氧化镨钕 1250 吨的产线 年以前)难以放量。稀土精矿方面, 根据美国钼公司披露的 2021 年报,其稀土精矿的制造成本为 1493 美元/公吨,而包钢稀土矿的 成本约为 4200-4500 元/吨,我国头部轻稀土开采冶炼企业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中国稀土冶炼 垄断地位短期不会改变。

  为保证我国在稀土冶炼的龙头地位,从量价取胜升级为产品附加值的优势,一方面,要实 现高效、环境友好的稀土开采、尾矿处理、分离、冶炼相关技术的持续突破;另一方面,顺应 下游高性能应用产品的需求,改善氧化镨钕等关键产品非稀土杂质的控制水平。这需要我国严 格打击黑稀土产能,集中力量发展科研,此时,国家统一的稀土产业管理显得十分必要。

  包括初级产品在内的全球大宗商品交易主要有两种定价机制:(1)对成熟期货品种与相关 期货市场的初级产品定价;(2)针对尚无广泛认可的期货品种和期货市场初级产品,其价格主 要由交易双方每年通过谈判达成。比如铁矿石的亚洲基准价格,过去都由全球三大铁矿石供应 商和日本钢铁公司在每年 4 月之前通过谈判后达成。

  2000 年-2010 年代,焦炭出口市场波动大。以焦炭为例,本世纪初,国内焦炭出口上控制 了全世界一半的焦炭贸易,但由于出口价格过低,被欧盟指控倾销,并于 2000 年和 2008 年向 中国出口焦炭征收反倾销税。面对欧盟制裁,中国对出口焦炭实施了配额和征收关税等贸易政 策,贸易政策实施后,中国焦炭出口量下降,出口价格上升。2010 年,美国、欧盟和墨西哥向 WTO 起诉中国出口焦炭价格过高,涉嫌垄断,WTO 于 2012 年裁定中国焦炭出口存在垄断。中国 被迫于 2013 年取消了焦炭出口配额与关税,出口焦炭价格由 2012 年的 436 美元/吨下跌至 2013 年的 243 美元/吨,2014 年又跌至 201 美元/吨,再次出现了定价权缺失现象。

  焦化市场过度进入拉低行业平均水平是 2000-2010 年代丧失焦炭定价权的主要原因。究其 原因,煤炭和焦化业市场准入门槛过低,出现了过度进入现象。2012 年,中国煤炭企业共 7969 家,焦化企业共 610 家。美国本土主要煤炭生产企业仅 25 家,焦化企业仅 10 家。2006 年焦炭 出口企业达到 109 家,2011 年虽然下降到 41 家,但出口配额分散的问题仍然未得到解决。在 出口配额限制和高出口关税的影响下,中国焦炭出口走私严重、寻租和造租行为时有发生。中 国在 2009、2010、2011 和 2012 的焦炭出口配额完成率分别为 45%、37%、39%和 12%,配额政策 几乎失效,但却增加了欧美等国在 2010 年对中国贸易诉讼案获胜的砝码。

  前车之鉴,简单的贸易保护和粗暴限制产能不是稀土保价的长远之计 90 年代以来,我国虽然凭借先进的开采冶炼技术降低成本,快速抢占世界稀土市场。但类 似于焦炭行业,国内稀土开采分离冶炼厂商又走向了贱价争夺市场的老路。 我国曾经从限制出口配额,征收出口关税的角度尝试挽救野蛮生长的稀土行业。自 1998 年 起,我国开始实行稀土出口配额制。2006 年,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环保总局公布《加工贸 易禁止类商品目录》,2009-2011 年出口配额下降 40%/35.2%。2007 年起,对稀土金属及氧化物 (氧化镝、氧化铽)征收 10%的关税,将稀土金属矿的出口关税税率提高至 15%,并在 2008 年、 2010 年、2011 年连续上调稀土各类产品的出口税率。政策逐渐收窄,旨在保护我国稀土行业。

  对比同期的焦炭行业政策可以看出,我国对此类资源品的保护措施多以简单粗暴的减配额、 加税为主,均获得了不尽人意的类似结果。需求侧的缺失使我国对稀土的把控能力处在及其脆 弱的状态。我国成为了高附加值稀土新材料生产国家的“乙方”。一方面,旺盛的需求刺激绕过 配额的“黑稀土”走私现象愈发严重;另一方面,在国际贸易中不占法理优势的出口管制在西 方稀土应用大国的发难下频频受阻。丰富而易于开采的稀土资源反而成为了“潘多拉魔盒”,“无序开采——无序出口——限制 ——制裁——放松”成为了恶性循环,空令我国承受巨大的环保压力和贸易保护指控。某一段时期,江西省赣州市稀土开采的环境治理成本甚至高过稀土产业本身的收益。稀土价格大幅度、 不稳定的上下波动,影响下游稀土应用材料加工企业的定价规律,不利于全产业链的发展。

  总结来看,掌握定价权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1)成为供需格局中的强势方,稀土没有 广泛认可的期货产品,定价主要由供需双方谈判决定。新世纪以来,我国已经吃尽了稀土应用 大国的苦头,稀土供需格局中需求方可能才是积极的主导者;(2)产能集中可控,把稀土产能 集中是防止恶性竞价的有效方法,美国的焦化企业仅有 10 家,就是遵循如此布局;(3)技术或 产能的绝对优势;(4)产业链上拉入更多的玩家,形成休戚与共的牵制关系,而不是鱼死网破 的零和博弈。

  以氧化镨钕作为代表,回顾过去十年我国稀土市场走势,其价格和我国稀土冶炼龙头地位 以及稀土的战略价值长期不匹配,我国并不掌握国际稀土市场的主导权。2011 年和 2017 年稀 土价格上涨主因是政策扰动引起市场恐慌,导致出现短暂的价格上升,“稀土打黑”总显得“治 标不治本”。线 年末,此轮稀土价格的上涨已经是历史持续时间最长的时 期。 稀土市场是否会循环过去的老路?此轮稀土价格的上涨是否是政策引起的恐慌性价格波动 转变为需求带动的持续价格中枢上移的信号呢?这需要结合管理趋势、稀土进出口格局的情况 变化和前文我国开采冶炼技术发展水平综合分析。

  出口配额制度取消,稀土流失风险敞口急需弥补 随着 2012 年 WTO 稀土案败诉,稀土出口配额制度宣告破产。2014 年 12 月 31 日,商务部、 海关总署公布《2015 年出口许可证管理货物目录》,稀土凭出口合同即可申领出口许可证,不 再需要提供批准文件。小散乱的稀土行业脱离束缚后可能出现严重的战略资源外流,急需新的 稀土全面管理条例出台。

  六大稀土集团入场,追求产能集中可控。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稀土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国家对稀土开采、稀土冶炼 分离实行总量指标管理。国务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发展改革、自然资源等部门, 依据稀土行业发展规划、矿产资源规划及国家产业政策,综合考虑环境承载能力、资源潜力、 市场需求以及开采、冶炼分离技术水平等因素,研究拟定稀土开采总量指标和稀土冶炼分离总量指标,报国务院批准后向社会公布。此后,根据总量指标,综合考虑国家区域经济政策、稀 土产业布局要求;企业产能、生产经营情况;前一年度总量指标执行情况;原材料转化效率、 安全生产、绿色环保、智能制造等情况,确定总量指标使用方案。

  为更好管理,国家工信部只向六大稀土集团(其中中国铝业集团、五矿集团、赣州稀土集团目前已共同组建为中国稀土集团)下达总量指标,再由稀土集团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指标分 解下达,并报工业和信息化部及所在省(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备案。同时,在各集团门户网站公示当年在产矿山(含回收利用稀土的工程建设项目)和所有冶炼分离企业名单。此外,引入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助力稀土技术的研发。

  统一管理的背后逻辑是合理淘汰落后产能,而非简单的削减产量。可以看出,我国的稀土管理是向着解决无序竞争,提升产品平均品质,保护自然环境,鼓 励企业整合的角度开展的。根据《稀土管理条例》总结,年产 2000 吨(折稀土氧化物)以下的 冶炼分离企业基本关停,由 99 家压缩到 59 家,59 家冶炼企业中的 54 家、23 座稀土矿山中的 22 座直接由 6 大稀土集团管理。产能布局趋于集中,包头占轻稀土全国产能 90%,赣州占全国 中重稀土产能 60%。2021 年建立稀土产品追溯信息系统,明确非法开采冶炼分离、非法购买销 售稀土产品处罚措施。稀土由于矿产资源较为集中,行业集中度基础与当年焦炭行业大不相同, 这也给稀土的治理带来了更大的便利性,各自为战的现象将得到有效缓解。

  对于稀土行业来说,集中意味着便于统一管理,得益于前期稀土行业开采冶炼分离技术的 长足发展,下属冶炼企业均能适时使用先进的冶炼技术,不会再出现虽然正规冶炼企业拥有环 保高效的冶炼技术,但黑稀土厂商仍采用劣质技术,导致浪费矿产资源、破坏自然环境的问题。 稀土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落地明显更加优雅。

  除了生产的统一管理,稀土贸易统一管理也成为未来趋势。在过去,国外买家往往拿着一 张订单向多家出口企业询价,诱发生产企业之间恶性竞争,由此压低价格,导致稀缺的稀土资 源卖了“白菜价”,不能反映稀土的环境成本以及资源成本。稀土要解决价值和价格偏离问题, 就要有公开规范的交易平台,提高与外方谈判的定价能力。包头稀土交易所、赣州稀有金属交 易所因此应运而生。根据北方稀土2021 年年报,北方稀土贸易业务规模约为 85 亿元/年,占全 年营收 28%。说明北方稀土下属冶炼企业的许多产品统一由北方稀土的贸易公司对外出售。

  行业整合已取得初步成效,进一步的集中是大趋势。2021 年 12 月 23 日,稳定了四年的六大稀土集团格局开始转变,行业向着进一步整合的方 向行进,并在 2022 年有明显提速趋势。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由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 五矿集团有限公司、赣州稀土集团有限公司等为实现稀土资源优势互补、稀土产业发展协同, 引入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两家稀土科技研发型企业组建而成。 2022 年 9 月,五矿稀土更名为中国稀土,并与其他稀土集团开展战略合作。目前,北方稀土和 中国稀土分别拥有轻稀土开采总量的 74%和重稀土开采总量的 68%,南北双雄的格局初步显露。

  单从稀土集团的整合来看,产能退出+统一贸易这一模式是否会再次招致贸易保护的官司? 还需要进一步分析国际稀土市场的最新变化。

  2.3.国际稀土进出口格局改变,我国同时是世界最大的稀土进口国和出口国,原材料来源更加丰富合理

  我国以磁性材料为代表的稀土制品发展迅猛,对稀土矿的需求逐渐增长。随着海外稀土矿 产近年开始复工,海外稀土矿流入我国的现象将成为常态。预计海外稀土资源的供应处于增加 趋势,这为世界稀土供给格局改善,以及我国利用海外稀土资源开辟了新道路。 世界稀土资源不断勘探,中国一家独大格局改善,海外产能占比或将逐年提升 在稀土矿储量和产能方面,我国不再具备绝对优势。但海外稀土矿产的入场,是我国稀土 矿端产能优化退出的机会。另外,我国企业到海外稀土矿布局的现象值得注意,若进展顺利, 或将巩固我国稀土资源在全球的龙头地位。

  进出口量上涨伴随结构不断优化,中国稀土正在把“价值”把握在自己手中 根据海关总署的进出口信息,将我国稀土出口产品分为稀土矿,稀土中间产品,稀土制品。 出口方面,注重高附加值稀土制品的输出。我国稀土矿的对外出口占所有出口稀土产品的 比例逐步下降,已从 2016 年的 30.27%下降至 2022 年 Q3 的 21.6%,对应稀土制品的占比从 19.73%上涨至 28.4%。出口产品重心向稀土制品倾斜的同时伴随着以磁性材料为代表的稀土制 品价格上涨,已从 2016 年的约 20 万元/吨上涨至 2022 年的约 40 万元/吨。

  反观进口方面,根据海关数据,2020 年开始,海外稀土精矿进口量占比已达到所有进口稀 土产品的 60%以上,并在 2021 年和 2022 年前三季度继续保持在 60%以上。进口产品的均价不 足 10 万元。值得注意的是,从 2019 年开始,稀土矿的进口量已经超过了稀土矿的出口量。我国贱卖 稀土矿的现象明显减少,注重稀土下游制品端的话语权,提高附加值的出口贸易将助力中国稀 土行业健康且持续的对外扩张。

  总体来看,从进出口数据可以发现,我国以磁性材料为代表的稀土功能材料出口已经具备 相当的规模,在需求端的存在感越来越强。同时,海外稀土矿的供给产量占比越来越高,海内 外稀土产业链上下游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相依存关系,我国在稀土产业链上的话语 权逐渐增强。

  根据第二部分的分析,我国开采冶炼仍然具备绝对优势;我国在稀土产业链需求端逐渐强 势,把利润留存在了国内;海外产能恢复扩张的阶段,六大稀土集团适时建立,缓解了我国产 能退出可能对下游需求带来的压力,产能逐渐实现集中可控。可以说,现在正是我国再次升级 国内稀土行业,真正成为世界稀土引领者的重要时期。 尊重市场,2022 全年稀土配额指标同比增长 25%,未来有望保持 20%左右的增速。

  2022 年 8 月 17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发布 2022 年第二批稀土总量指标控制计 划。2022 年第二批稀土开采、冶炼指标分别为 109200 吨、104800 吨。相较于 2022 年初第一批 冶炼分离指标,分别增加了 8400 吨(8.3%)和 7600 吨(7.8%),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上涨 30% 和 29.4%。全年指标分别为 210000 吨和 202000 吨,相较于去年增长约 25%、24.7%。值得注意 的是,年度指标将综合考虑市场需求变化和稀土集团指标执行情况最终确定。开采、冶炼分离 指标保持了自 2021 年以来的高增速,反映出了下游旺盛的需求。

  按照稀土类型拆分来看,中重稀土 7660 吨,轻稀土 101540 吨,全年中重稀土 19150 吨, 轻稀土 190850 吨。前者的指标已保持连续四年的稳定,体现出国家对中重稀土战略地位的重 视,后者则持续增长,贡献了全部的增量。按照稀土集团拆分来看,仅有北方稀土集团获得增 量,目前北方稀土全年的指标占比已达 67.5%,相较于 2021 年提升 7.7%,未来指标或将进一步 向北方稀土倾斜。假设未来三年稀土配额仍按照 20%左右的速度增长,则 2023/2024/2025 年配 额分别为 25.20/30.24/36.29 万吨。 从稀土配额指标的增长可以看出,我国一反过去对配额的限制态度,这是我国稀土需求端 蓬勃发展,不再担心价值外流带来的底气。“破周期,剑指成长”,稀土行业已经进入了供需齐 增的飞速发展阶段,价格中枢将持续上移。

  把握海外稀土矿产能扩张机会,国内稀土管理实现产能有序退出,招致贸易保护官司的可 能性不高;国内稀土制品长足发展,高附加值稀土磁材在世界的话语权增强,国内供需格局彻 底重构,价格中枢将持续上移。稀土市场不会循环过去的老路,将带动稀土产业链的公司共同 健康成长。 稀土行业仍处在快速整合阶段,龙头效应将更加显著;稀土原料端向全产业链布局也是未 来发展方向,享受低成本资源的同时把握了磁材端的利润,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此外,关注中 国企业在稀土供应端的全球化布局。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1.应用广泛叠加生产高污染高耗能,稀土行业需要管理,很难管理稀土种类繁多,下游应用广泛,是新能源,军工等重点行业的关键原料。但稀土开采行业, 尤其是中重稀土,易开采且收益高,滋生了一批盗采偷挖的“黑稀土”产...

  风险提示:雪球里任何用户或者嘉宾的发言,都有其特定立场,投资决策需要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请跟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8 门徒娱乐注册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