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致敬改革先锋:他们的事迹我们应该知道
时间:2023-06-04 20:21 点击次数:180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在中国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中华大地发生了感天动地的伟大变革。人民是改革开放伟大奇迹的创造者,是推动改革开放的力量源泉。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表彰改革开放杰出贡献人员的决定》,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表彰了一批为改革开放作出杰出贡献的个人。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我们从2018年12月19日起开设专栏,刊登部分受表彰人员的先进事迹,用鲜活的事例讲好改革开放故事,讲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故事,充分展现改革开放40年来的伟大成就,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引导全社会致敬先锋,见贤思齐,在新时代新起点上,汇聚改革开放再出发的磅礴伟力,坚定不移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蛟龙号”潜水器的模型前,叶聪轻轻抚摸着这个凝聚多年心血的“老伙计”。它的旁边,还陈列着新近交付的“深海勇士”号模型。

  1979年出生的叶聪,与改革开放共同成长。 2001年,这个从小爱看《舰船知识》的“装备迷”如愿进入中船重工第七〇二研究所从事潜水器设计。刚工作,他就参与了激动人心的“大项目”:研制中国第一个7000米级载人深潜器——“蛟龙号”。

  在此之前,中国潜水器下到的最大深度是600米,载人深潜更是一片空白。“也是初生牛犊的精神吧,没人想过退缩。设计没有先例,就跟着老工程师一点点钻,没有深潜经验,就从一张白纸开始学。”

  正是这股拼劲,让工程设计出身的叶聪跨界当上了“蛟龙号”试航员、潜航员。2009年起,叶聪驾驶“蛟龙号”进行了数十次下潜。在他看来,每一次深潜都是“智商、情商的双重考验”。

  面对未知而多变的大海,再充分的准备都难以避免突如其来的紧急状况。茫茫海面上,叶聪经历过潜水器与母船“失联”;5000米深海中,机械臂突然断裂而泄漏的油污让潜水器成了“睁眼瞎”;7000米的海底,大量沉积物覆盖住采样篮而让“蛟龙号”难以作业……靠着过硬的技能和冷静的心理,叶聪成功度过一次次险情,为中国潜航事业积累了珍贵的一手资料。

  2012年6月24日,“蛟龙号”成功下潜到马里亚纳海沟7020米深度。十年攻关,一朝梦圆。自此,中国成为继美、法、俄、日之后第五个掌握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

  现在,“蛟龙号”已经累计完成158次下潜,足迹遍及太平洋、印度洋。“蛟龙号”之后,叶聪与深潜装备研制团队的同事们又成功研制了国产化率达到95%的“深海勇士号”。

  “中国深海装备事业正经历飞跃式的发展,我有幸成为参与者、见证者。”叶聪说,“对于茫茫大海,人类的探索还远远不够。我的下一个目标是驾驶中国自己的万米级全海深载人深潜器到达海洋最深处,让更多人能够了解海洋、认识海洋。”

  “青蒿素是人类征服疟疾进程中的一小步,也是中国传统医药献给人类的一份礼物。”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说。

  青蒿素的发现,为世界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抗疟药。如今,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ACT)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疟疾治疗的最佳疗法,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这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20世纪60年代,在氯喹抗疟失效、人类饱受疟疾之害的情况下,屠呦呦接受了国家疟疾防治研究项目“523”办公室艰巨的抗疟研究任务。1969年,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任实习研究员的屠呦呦成为中药抗疟研究组组长。通过整理中医药典籍、走访名老中医,汇集编写了640余种治疗疟疾的中药单秘验方集。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在青蒿提取物实验药效不稳定的情况下,正是这句出自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对青蒿截疟的记载,给了屠呦呦新的研究思路。通过改用低沸点溶剂的提取方法,富集了青蒿的抗疟组分,屠呦呦团队最终于1972年发现了青蒿素。

  “青蒿素的研究成功,是当年研究团队集体攻关的结果。”屠呦呦说,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青蒿素正是从这一宝库中发掘出来的。中西医药各有所长,二者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当具有更大的开发潜力和发展前景。

  “科学要实事求是。”这是屠呦呦一直以来的坚持。她坦言,目前青蒿素抗疟的疗效比较客观,但青蒿素抗疟的药物深层机理还要继续研究。

  “只有掌握青蒿素的抗疟机理,才能更充分地发挥药效,更合理地应用这种药。”屠呦呦说,“荣誉越多,责任越大,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只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若干先进典型中的一员,这份殊荣来之不易,不管是我个人,还是长虹,都要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75岁的倪润峰质朴的话语,打动了现场聆听报告的师生们。

  由中宣部、教育部和共青团中央共同组织开展的“改革先锋进校园”四川专场活动9日在西华大学举行,“改革先锋”倪润峰向师生们讲述了长虹开“军转民”先河探索民族工业发展的历程,激励广大青年忠于祖国、不负时代。

  倪润峰是原四川长虹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1985年倪润峰初到国营长虹机器厂(国营780厂)担任厂长时,发现自己和企业都站在“悬崖边”:随着国家军工订单的大幅下降,企业日益不景气。

  “不转型,企业就没有出路,不上民品,企业无法生存。”倪润峰说,我们顶住了重重压力,抢在国家相关政策关门前夜,引进了全国当时最后一条彩色电视机生产线吋彩色电视机,迈出了从单一军品到军民融合的转型第一步。

  在倪润峰带领下,长虹在“军转民”的道路上率先打破僵化的计划价格体制,主导了中国家电行业第一次“价格战”,引领了中国家电产业“优胜劣汰”的市场化发展道路。在技术研发上,长虹率先在国内掌握机芯技术、多功能遥控等彩电核心技术,推动了中国大屏幕彩电的普及,打破了外资品牌对中国彩电市场的垄断。1994年,长虹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一系列举措将长虹从一个普通军工企业打造成价值百亿级的中国彩电大王,为中国彩电业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

  “人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倪润峰鼓励青年学生珍惜韶华、奋发有为,勇当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才、栋梁之材。

  来自西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6所高校的300余名师生代表在现场聆听了报告,深受感动。“倪爷爷敢为天下先,不畏艰难、锐意改革的精神令人敬佩。”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大四学生陈岳涛说,作为90后一代,更要向前辈们学习,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事业中,在时代浪潮中写下属于自己的篇章。

  20世纪八十年代初,彼时在集体企业担任厂长的步鑫生,率先树起改革旗帜,成为城市集体企业改革的先行者。

  步鑫生,1934年1月出生于浙江海盐县一个裁缝世家。1981年,步鑫生出任海盐衬衫总厂厂长,他直面问题、大胆改革,充分激发城市集体企业的生产力。

  首先,刹住“请假风”。时任海盐衬衫总厂工会副主席的赵荣华回忆说,当时衬衫工艺是典型的流水线作业,从布料到衬衫要经过环环相扣的45道工序,但因为干多干少一个样,职工无病装病、小病大养的情况突出,严重影响企业生产效率。

  步鑫生制定“生产上抓紧,管理上从严,经营上搞活,生活上关心”的办厂方针,在生产经营、内部管理、劳动用工及分配制度方面大胆改革,打破“大锅饭”,充分调动企业与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

  自创品牌打市场。海盐衬衫总厂甩掉“产品包销”的拐棍,选择以“款式新、衣型新、装潢新、转得快”的方向投身市场,先后创立的双燕、三毛、唐人、方圆等品牌,很快在市场中展现优势。

  经历大刀阔斧改革,海盐衬衫总厂这个前身是1956年合作化组织起来的小集体性质的缝纫生产合作社,从一开始只有60多名职工,到1983年达到600多人,两年后达到1000多人,企业利润每年以50%幅度增长。

  1983年,全国掀起学习步鑫生改革创新精神的热潮,推动了全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84年的短短2个月,全国各地到海盐衬衫总厂参观人数达2万多人。

  两年时间后,海盐衬衫总厂因为西装生产线过度扩张而陷入困境。“改革符号”步鑫生开启人生沉浮,也凸显改革之路难言平坦。

  1988年被免职后,步鑫生离开海盐,到北京、辽宁盘锦、河北秦皇岛等地创业。2001年定居上海。2015年6月在家乡海盐去世,享年81岁。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请跟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8 门徒娱乐注册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