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渤海新区借脑引智创新发展
时间:2024-01-31 10:30 点击次数:176

  渤海新区借脑引智创新发展 已成功引入北京航空航天等一批全国知名高校落户发展,拥有博士学历以上人才逾百名,合作涉及循环经济、海水淡化、有机化工等领域

  本报讯(通讯员王晓乐 许丹丹 记者张伟)日前,北京世纪华赞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渤海新区管委会达成协议,决定投资10亿元在渤海新区建设国际一流的华赞国际医疗技术管理大学。项目建成后,每年可为全国养老护理机构输出高端护理人才近万人。这个项目的成功落户,是渤海新区产业对接京津结出的又一硕果,也是当地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实现借智登高、创新发展的又一成功典范。

  截至目前,渤海新区已建成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育学院、河北农业大学渤海校区等六所高等院校及一所中专,成为渤海之滨大学云集的区域之一。资料显示,目前,渤海新区域内的高校在校生已达28000多人,近年来已有2000多名毕业生选择在本地就业,近4成人员已成长为企业生产科研的中坚力量。同时,引入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清华大学等单位的科研团队入驻渤海新区大学科技园,北京航空管理干部学院、北京林业大学科技园等项目也正在洽谈中。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渤海新区完善的人才服务政策体系及完备的产业体系,成为成功吸引高校及科研机构落户的“法宝”。其中,渤海新区为吸引京津等地高等人才“候鸟”落地“栖息”,先后出台了《关于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快“人才特区”建设的办法(试行)》《渤海新区关于聘请专家顾问加快柔性引进海内外智力的实施意见》《渤海新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在科研环境和经费等方面给予前所未有的支持,全力推动人才数量巨增、人才结构优化。截至目前,渤海新区引进的博士学历以上人才突破100名。此外,还拥有“千人计划”专家2人,院士5人,硕士研究生级学历人次近千名,加上本科生、高中级职称等人员,人才总量已达1万人以上。渤海新区也被认定为“2016-2018年度河北省引智示范单位”,成为全市首个获此殊荣的单位。

  在产业体系建设方面,经多年发展培育,目前渤海新区已构筑起“一市、三园、九大功能区”的发展格局,形成了以石油化工、冶金装备、商贸物流为主导,以新材料、海洋生物、海洋工程装备等为重点的现代临港产业体系。这为渤海新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实训、研发、成功转化等方面的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截至目前,渤海新区已与天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河北科技大学合作建立技术转移中心,重点构建技术转移、人才培养与培训、企业培育、科技创新与国际技术转移四大平台,引导大学的教育和科研资源向渤海新区聚集,推动大学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在渤海新区建立相应分支机构,共同推进京津科技成果向渤海新区集聚。

  “联姻”高校资源,最终目的是要实现“产城教”融合发展,借梯登高。为此,渤海新区甘当“红娘”,多次主动牵线北京化工大学、北京海外学人中心、天津大学、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等京津高校与区内企业对接。其中,工业废水降解、循环水回收等是很多企业难以破解的技术难关,渤海新区通过举办对接活动,邀请来自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北京化工大学理学院的6名专家人员,帮助35家企业解决了此类难题,实现了节能降耗。同时,积极推动校企结盟。引导中海油中捷石化有限公司与中国石油大学携手,进行多区协控与MI P耦合技术在同轴式重油催化改造装置中的应用研发;新启元能源技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与天津大学开展液液萃取传质实验、新型烷基化反应器小试和回流式萃取塔及新型填料的研究,并与天津大学联合共建多相传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研究液液萃取、共沸、加压、减压、强制、侧线采出等多种精馏手段,共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

  渤海新区还不断加大院士工作站建设。目前,已设立三家院士公共工作站,引入中国工程院5名院士入驻。其中,沧州康壮化工有限公司与张生勇院士合作研发的乙烯脲在水性涂料、水性木器漆中的应用技术已在研发中,未来市场十分广阔。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请跟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8 门徒娱乐注册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